
金秋十月,艺术盛会如约而至。今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扬帆证券,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繁星戏剧村承办的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暨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邀请展演季,即将盛大启幕。2025年10月22日至12月31日,繁星戏剧村将汇聚21部精彩剧目、60余场演出,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戏曲爱好者热情相拥,共赴一场戏曲的秋日盛宴。
自首届至第十一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每一届都好戏连台、好评如潮。各届分别以 “创”“韵”“梦”“蝶”“融”“庆”“渡”“祥”“咏”“合”“启新” 为主题词,精准契合当下观众审美偏好,深入挖掘戏曲艺术深厚内涵。本届艺术节主题词 “和合”更是意义非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 承载着丰富的意蕴,它远超和谐相处的范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与哲学思想。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和合” 体现为不同关系间的和谐。其倡导 “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主张不同文明平等相待、相互包容、彼此借鉴。一直以来,“和合” 也是艺术节所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本届艺术节延续过往多剧目、多剧种、多场次的模式,力求让北京的市民百姓在艺术节期间,尽情领略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优秀小剧场戏曲作品,感受戏曲艺术多元融合的独特魅力。
展开剩余92%本届戏曲邀请展演季汇集南北戏曲精粹,充分彰显中华戏曲艺术的独特韵味。全国 18 家顶尖院团与实力个人携手登台,其中包括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百纳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评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京剧院 、福建梨园戏传承中心、中国戏曲学院、甘肃沐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庄丽娥(个人)、内蒙古艺术剧院、浙江职业艺术学院、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中央戏剧学院正无穷剧社、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北方昆曲剧院。此次盛会将呈现21部精心打造的佳作,ß包含河北梆子、京剧、评剧、梨园戏、昆曲、吕剧、秦腔、高甲戏、提线木偶、越剧、蒲剧等各大剧种,还融入了实验戏曲、多剧种创新融合剧与儿童京剧等新颖形式,为广大观众呈上一场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化盛宴。
多剧目多剧种同台碰撞
小剧场戏曲舞台美学呈现
本届戏曲邀请展演季邀请剧目的丰富程度令人瞩目。这些剧目在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上各有千秋,特色鲜明。有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传统戏曲美学,一招一式、一唱一念,尽显古典韵味;有的则大胆创新,巧妙融入当代实验戏剧理念,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和东西方的精彩对话,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风格。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艺术节特别举办北京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等多个剧种的经典唱段将精彩上演,这一活动也将作为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暨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邀请展演季拉开华丽序幕。
小剧场河北梆子《西川图》是北京演艺集团与中国戏曲学院深度联动孵化的首个原创项目,旨在通过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打造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优秀作品。该剧以“戏剧工作坊”形式进行创作,在保留了河北梆子高亢激昂的传统唱腔与表演风格基础上,同时融入现代小剧场元素,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剧情围绕张松的鬼魂展开,其因生前献西川图之事在阴曹地府受到指责,张松申辩称献图是弃暗投明而非卖主求荣。判官为查明真相,令张松、曹操、杨修三个鬼魂在地府重演许昌献图之事,张松在重新经历这一过程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自愿接受地狱的惩罚。该剧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同时也为传统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一部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优秀作品。
剧照 | 《西川图》
京剧《清照如许》为一部无场次结构京剧剧本,采用三位“李清照”——少女、中年、老年共同在舞台同台、交错叙述的结构方式展开。全剧以“谁认识李清照”为引子,打破时间线索。从李清照早年才名初现,到与赵明诚的金石情缘,再到中年再嫁张汝舟、状告合离、入狱收场,逐步展开她的一生关键选择与舆论风暴。
海报 |《清照如许》
评剧《渔樵歌》以其流畅自然的唱腔,真实生动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一部具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剧照 | 《渔樵歌》扬帆证券
《命定・乌龙院》以传统戏曲《乌龙院》为母本。故事聚焦于阎惜娇在乌龙院即将被宋江杀死之前的悔恨,剧情设定为阎惜娇 “重新活一次”。这一次,她试图作出不同选择,然而命运弄人,她最终仍难逃宋江的刀锋。她发现,真正杀死自己的,或许并非自身的背叛,而是宋江、张文远心中的 “远方梦想”。
剧照 | 《命定・乌龙院》
梨园戏《王魁》由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演出,讲述了书生王魁与名妓敫桂英相爱,王魁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却忘恩负义,抛弃桂英,另娶宰相之女。桂英悲愤交加,自刎而死,死后鬼魂前往京城找王魁索命。梨园戏作为古老剧种,本次将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为观众呈现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
剧照 | 《王魁》
中国戏曲学院的昆曲《伞中帕》,讲述了一段与伞、帕相关的情感故事。昆曲的典雅优美,将在剧中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得以展现,为观众营造出充满诗意的戏曲氛围。
剧照 | 《伞中帕》
吕剧《金钱劫》演绎了一场关于“金钱与真情”的极限拉扯。穷书生吴泰为爱赶考,遭豪富钱文暗算。素娘被父逼迫,成为抵债筹码。吴泰高中归来,与素娘的感情能否挣脱金钱困局?这场因钱而起的劫难,又藏着多少凡人的无奈与心酸?
剧照 | 《金钱劫》
秦腔《长相念》以“孟姜女哭长城”传说为基底,通过现代视角重构这一经典故事。孟姜女不再是传统叙事中“贞节烈妇”的符号,而是一个以肉身撞击历史高墙的觉醒者。她踏上寻夫之路,路遇三位筑城亡魂,三鬼将孟姜女引入三重梦境,以“保护”为名,以“情”为由,想要主宰“她者”的命运,他们给出的“自以为是的选择”,推动了孟姜女由“觉醒”到“行动”的转变。这个过程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女性安全、地位、价值的叩问和反思。 秦腔的高亢激昂,将为这段思念增添更为浓烈的情感色彩,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剧照 | 《长相念》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带来的高甲戏《罗刹记》,取材于清代蒲松龄的名作《罗刹海市》,讲述了一个在美丑颠倒的畸形社会中,任何人都无法过上正常生活的故事。本剧有着独特的表演风格,如诙谐幽默的丑角表演、夸张的肢体动作等,可以期待该剧在展现故事的同时,充分发挥高甲戏的艺术特色,给观众带来欢乐与思考。
剧照 | 《罗刹记》
由泉州市提前木偶传承保护中心非遗传承人庄丽娥带来的提线木偶《嫦娥奔月》,是以大家熟知的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为蓝本,剧目由《奔月》《单萧独吟》《相思》《梦回人间·四时景》《对镜梳妆》《花好月圆》所构成,以泉州提线木偶戏特有的“压脚鼓”为“序”,奏唱表述嫦娥奔月的情景扬帆证券,以主乐器南琵琶弹唱叙叹嫦娥在月宫里的寂寞,再以演员操控木偶表演和泉州提线木偶独特的曲牌唱词贯穿整出戏,呈现了泉州提线木偶戏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音乐——傀儡调。
剧照 | 《嫦娥奔月》
越剧《颜氏》由浙江职业艺术学院演出,剧情围绕颜氏这一人物展开。颜氏聪慧过人,却因容貌丑陋而遭人轻视。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她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越剧以其优美的唱腔、细腻的表演著称,该剧将通过越剧的独特艺术形式,生动地塑造颜氏这一人物形象,展现其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剧照 | 《颜氏》
小剧场实验戏曲《玲珑窗》以清代文人李渔《闲情偶寄》中“扇面窗景”的构思为引,讲述其与艄公泛舟西湖、醉酒入梦,跨越百年寻访三位文坛名家的故事。
剧照 | 《玲珑窗》
昆曲《竹林三昧》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形式,讲述了一段与竹林相关的故事。以细腻表演与优美唱腔,将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故事。
剧照 | 《竹林三昧》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将西方经典故事《奥赛罗》与蒲剧艺术相结合,在保留蒲剧传统唱腔、表演特色的基础上,对西方经典进行本土化演绎,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剧照 | 《奥赛罗》
《变形人来了!》是一出集合了京剧、昆曲、秦腔等剧种、一人分饰超过十个角色的小剧场实验戏曲。本剧没有将大家熟知的《变形记》故事直接重现,而是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以不同手法呈现。唐朝书生卢修斯拜神求貌,反被罚作驴身。他色心未泯,借驴形向老板娘诉情衷,被女神将其魂灵投入一甲虫,虫眼中的人间,亲情秤杆倒向利益两端。两世变形串联起古今荒诞,磨盘碾碎书生虚妄,虫壳照见世态炎凉。每个自我都发出诘问:皮相万变,困住世人的究竟为何?
剧照 | 《变形人来了!》
北方昆曲剧院带来的昆曲《蝴蝶梦》,对 “庄周试妻、劈棺惊梦” 的传统故事进行了全新诠释,此剧兼具喜剧效果与思想深度,通过对人性的刻画,引发观众的思考。
剧照 | 《蝴蝶梦》
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的京剧《火焰山》,取材于《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过火焰山的故事。京剧武戏魅力在该剧中将得到充分展现,演员们通过精彩的打斗场面和高难度的动作技巧,生动再现这一经典情节,让观众感受到京剧武戏的惊险刺激与独特魅力。
剧照 | 《火焰山》
童戏社三部曲以创新的模式为戏曲表演注入新活力。《八戒变变变》《脸谱戏三绝》《超级小英雄》打破传统戏曲表演的常规,将戏曲精神巧妙地融入表演与互动环节。观众在欣赏剧目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可以跟随演员一同学习戏曲表演技巧,深入了解戏曲文化内涵,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观众尤其是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戏曲的魅力,颠覆了传统的观演关系。
剧照 | 《八戒变变变》《脸谱戏三绝》《超级小英雄》
十二年来,艺术节一直在积极推动戏曲的现代转型,力求在形式上不断突破,在受众群体上不断拓展。一方面,引入现代舞台技术,如动态灯光可根据剧情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或紧张刺激,或温馨浪漫;环绕音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戏曲表演的沉浸感;微型道具的巧妙运用,在小剧场有限的空间内,为观众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小剧场 “小而精” 的特点,缩短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演员的表情、动作细节。同时,尝试环境戏剧、互动演出等形式,例如让观众参与剧情选择,使观众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打破了戏曲以往 “单向输出” 的传统模式。
传统文化嵌入都市生活
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当代小剧场戏曲邀请展演季在戏曲发展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繁星戏剧村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融入都市生活,有效缓解 “戏曲与城市脱节” 的问题。为此,艺术节将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动,如 “戏曲快闪”“戏曲主题市集”等,将戏曲元素与咖啡、文创等消费场景相结合,助力北京演艺之都建设,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品尝到带有戏曲特色的咖啡饮品,还能购买到精美的戏曲文创产品,吸引更多非传统戏迷,在休闲消费的过程中接触并了解戏曲文化。
艺术节期间,还将举办戏曲普及讲座,邀请戏曲专家为观众讲解戏曲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唱腔特点等知识,让观众对戏曲有更深入的认识。戏曲工作坊则为戏曲爱好者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如京剧化妆体验,让参与者亲手感受京剧脸谱化妆的独特魅力;戏曲身段教学,使学员们在一招一式中领略昆曲的优雅。这些活动降低了戏曲参与门槛,促进了社区美育与非遗活化。
从传统戏曲服饰的精美刺绣、道具的独特造型,到音乐的悠扬婉转、唱腔的韵味醇厚,再到空间运用上的巧妙布局,本届邀请展演季从多个角度精心挑选了经典和创新的小剧场戏曲作品,进行传统文化的当代传译,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戏曲文旅融合消费,为戏曲传承发展注入新动力。打造戏曲文化消费的新风潮,让青年群体成为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暨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邀请展演季,以匠心打磨每一场演出、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 。无论是为看戏多年的资深戏迷准备的经典剧目,还是为初次接触戏曲的普通观众定制的沉浸式体验,都力求让不同群体走进戏曲的瑰丽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展演季始终坚守 “文化惠民” 的初心,希望每个热爱戏曲的人,都能以轻松的成本踏入剧场,在精彩的演绎中触摸戏曲艺术的温度,感受传统美学的震撼。
当金秋的风拂过京城,不妨赴一场与繁星戏剧村的约定。在这里,千年丝竹声会穿越时光,在耳畔轻轻回响,那些沉淀着岁月故事的戏曲篇章,会以鲜活的姿态在舞台上绽放。每一场演出都是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治愈,每一次掌声都是观众与戏曲艺术的灵魂对话。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暨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邀请展演季已备好这一文化盛宴扬帆证券,盼与你并肩而坐,共赏戏曲之美,见证这一民族艺术在当代绽放的辉煌!
发布于:北京市配查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